肝、胆都是重要的消化器官,其分泌和浓缩后的胆汁是消化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肝内胆管结石人体摄入的脂肪靠胆汁的乳化、分解后才能被吸收利用。患肝内胆道结石症,肝功能的损害、胆道的梗阻,均可致胆汁的分泌、排泄和浓缩过程异常,使胆汁的成分和数量出现改变。 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可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多样化。当结石降入肝外胆管造成胆道梗阻或急性炎症时,可发生上腹绞痛、寒战、高热及黄疸等化脓性胆管炎表现。若结石并未脱落进入肝外胆道,有时也会并发感染,此时可出现寒战及高热等败血症症状,严重时出现中毒性休克。 但病人可以不出现腹部绞痛及黄疸,故常易误诊。有的肝内胆管结石因长期阻塞肝内胆管,导致受阻区域肝组织萎缩。未受阻塞的正常肝组织代偿增生,代偿部分增大,萎缩部分缩小,肝脏畸形,胆囊移位。 若此时仍不加节制地进食高脂食物,必然会加快胆管内结石的形成或增大。所以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食谱应遵循高糖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低脂肪的原则,多吃新鲜鱼类、鸡蛋、瘦肉及新鲜蔬菜、水果等。 淀粉类的主食如大米、面粉等则可不受限制,这样可达到增加营养、保护肝细胞的目的。同时可适当采用利胆去湿的中草药,以利于肝细胞再生和增加胆汁分泌量,使肝内胆管的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引流排泄,减少新结石形成的机会。 此类中草药主要有柴胡、木香、佛手、茯苓、白芍、白术、茵陈、泽泻、藿香、甘草等。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,选用以此类中草药为基础制成的中成药,如复方胆通和舒胆胶囊等。 另外,病人应戒烟、戒酒,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,这点至关重要。临床上许多结石由“静”变“动”,都是在饮酒、暴饮暴食和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的,故饮食不当往往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因素。 温馨提示:任何疾病都是早治早好的,对待结石也是一样,患有结石的病人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,以免治疗不及时而引发严重并发症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直接点击 在线咨询,或直接拨打专家热线:022-58228818,天津百信医院欢迎结石患者前来咨询就诊。 |